選舉二三事

Sally Sung
5 min readDec 4, 2018

--

週六大選之夜,我在小港機場的咖啡店吃著不冷不熱的帕尼尼,盯著手機直播的開票節目。鄰桌女生和我一樣,背包綁著酷航的行李標籤,手機傳出名嘴激情的評論。我們都沒有把聲音轉小的打算,反正看的好像是同一台。

新北市票還沒開完,現場突然插播民進黨的蘇貞昌正在講敗選感言:「台灣不要因為這次選舉對自己懷疑,對台灣民主懷疑。」瞄了一眼鄰桌的女生,她眼神定定的看著手機螢幕,桌上那塊鹹派看起來也是不冷不熱。

四大天王

像我這輩的天然獨,求學歲月正好迎上本土意識抬頭、綠營四大天王刮起政壇旋風的浪潮。高中時正逢謝長廷搭蘇貞昌選總統,競選車繞到我們學校附近,在教室隱約聽見大聲公放出蘇貞昌在一牆之隔外嗓音沙啞的拜票聲,這大概就是記憶裡最接近政治明星的時刻。現在台南的選舉很少競選車在跑了,候選人插旗也不像小時候看到滿街各色旗幟飄揚的盛況。

大概在我有投票權後,嘉年華式的造勢晚會逐漸移到網路的虛擬戰場,比起路邊一張張專業的看板大頭像,現在的政治人物更看重網路形象的經營,在假新聞來不及過篩就被大量轉貼的數位時代,空洞的政見、一兩句引導輿論的狂言,就能博得選民和媒體的關注。

鏡頭照到蘇貞昌低頭謝票的臉龐。昔日的綠營四大天王以老派又煽情的競選口號、旋律催淚的造勢配樂,喚起我學生時代對選舉的模糊記憶。大選結果出爐,同溫層的崩潰言論擠滿臉書河道,眾人紛紛嚷嚷要移民,在一片哀嚎中,昔日同學的粉絲專頁即時發佈她當選台北市議員的喜訊。

阿芬

我們曾經是研究所同學,同窗不到一個學期,她就休學轉到社會所了。剛入學時,我和她都害怕面對課堂上眼神銳利的碩三學姊,彼時理論讀得不夠多、對文本的詮釋有限,每每鼓起勇氣說話,還是講得嗑嗑巴巴。我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教室裡彼此發言前相互對視的不安。

後來再看到她是在電視螢幕上,她以太陽花學運發言人的身份,無懼於眾多媒體舉在臉前的麥克風,堅定地面對鏡頭說出抗爭訴求。

再後來,曾經在教室裡分析同一本小說的我們,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她在抗爭過程中看見台灣脆弱的國情現況、投身政治;我和所上多數同學,則是深埋在一本本專書執拗的字句裡,為了取得文學碩士學位苦苦掙扎。

畢業後偶爾滑臉書會看到她分享當立委助理後的生活、不時對當前政治議題發表意見。某天收到一個粉絲專頁的邀請,得知她成為第三勢力推派的市議員候選人,和幾個在社運圈頗有知名度的青年一起投入選戰。訴求專業形象的宣傳照把她柔和的臉龐修得好銳利,這才發現她的造型好像在這幾年間定型了,不變的短髮、圓框眼鏡,多了個方便選民熟記的暱稱,阿芬。

成為阿芬的她,每天穿著鮮黃色夾克出現在競選粉專的宣傳照裡,以親切的笑容和市場的攤販握手問好、站在馬路邊向路過車子鞠躬招手。照片裡的阿芬,咧嘴笑出我過去從沒看過的親和,那是某種政治人物常見的神情,這種笑容很難拿捏,攝影氣氛沒掌握好很容易變成房仲業務的廣告看板,因為兩者的笑都強烈透露出「讓我為您服務」的熱誠積極。

如今在激烈的選戰中贏得一席位置的她,步入為選民服務的政治生涯,未來無論面對什麼樣的風雨,相信她都能像照片裡那個綻放親切笑容的阿芬,迎向政壇未知的挑戰。

蒼白的彩虹

這次選舉結果最讓人失望的還是公投,同志婚姻平權、性別平等教育,被社會的多數人否決,直到開票大家才突然驚覺匿名投票背後的民粹民主,仍繼續壓迫社會的少數群體。

比起抗爭多年的同運人士,我做的很有限,只有參加過幾屆同志遊行、簽署同婚修民法的公投同意書,提醒周遭長輩別被護家盟的錯誤資訊洗腦。

2012年參加同志大遊行遇到來自東京的同運團體,我曾以為台灣在性別議題上可以走在亞洲的前端。

促使我關注同志議題的契機,是在大學的報導文學課堂上讀到<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通篇以影像紀錄者的距離,敘述作者對國中少年葉永鋕死亡事件的追尋,筆觸客觀冷靜,時而迸出敘事者絕望憤怒的追問。校方刻意清洗案發現場,真相拼湊的過程必然斷裂,通過文學的虛構空間,作者以死者家人和朋友的記憶為線索,寫下葉永鋕過去因性別氣質不同每天被學校混混霸凌、脫褲的處境。

文本裡描述青少年無知又暴力的身體羞辱,葉永鋕死在學校廁所,顱內出血,外褲拉鍊沒拉上。最後作者無力地提問:「如果葉永鋕能夠活下來,他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他的生命該長成如何?」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未來若結婚生子,孩子還要繼續面對台灣社會對性向和性別根深蒂固的歧視。公投結果讓人失望,這週開始陸續出現同志自殺的新聞。看著電視螢幕,曾公開反對同婚修民法的市長當選人高喊「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台下民眾激情的搖旗吶喊。我覺得台灣變得好陌生。

去了熟悉的新加坡獨立書店,來自大馬的老闆一見面就不解地問我為什麼這次台灣選舉結果會這樣咧。我也很無奈,只能聳聳肩,淡淡的說:可能大家都想發大財吧。

選後第四天,新加坡的華文報紙頭版竟然還有韓國瑜,真的很反感這種造神式的報導。

--

--

Sally Sung
Sally Sung

Written by Sally Sung

手搖杯成癮,一年四季夾腳拖。 Email: sallysung0418@gapp.nthu.edu.tw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