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地方從來不在地圖上

臺史博「南洋味地圖」工作側記

Sally Sung
Jun 7, 2019

“It is not down in any map; true places never are. ” — Herman Melville

前陣子完成了臺灣歷史博物館委託的台南東南亞美食地圖製作案,工作包括踩點、訪問店家、撰寫介紹、製作地圖摺頁,最後還帶了一團參加者涵蓋老中青的走讀導覽。

沒想到自由接案還是得靠博物館賞飯,只是從研究和展示,跨到教育推廣的新世界,很幸運有這個工作機會,可以讓我用不同方式繼續深化自己長期關注的移民工議題。

走讀導覽活動,中間是永華印尼的老闆娘安蒂

我很喜歡東南亞美食地圖的發想,美食地圖這個東西本身就很有意思,多數人拿美食地圖,無非是想知道所謂「必吃美食」在哪裡,但很多新住民在台灣開小吃店不只是為了發揚美食,也是想提供一個自在的空間,讓在異鄉生活的移民工有地方可以抒發鄉愁。

所以著手計畫的時候,我就期待這份地圖可以破除美食的評判標準,在台南人熟悉的街頭巷尾,標記出陌生的位置,讓更多人發現原來還有許多異鄉人和我們一樣,在這座城市共同生活。

為了讓地圖發揮更大的功能,這次的田野我也找了阿得和琦琦一起寫店家故事,我們各自分配十幾間店,每間逐一吃過後再寫成店家攻略,完整資訊放在網上可以自由下載。

最終的地圖設計。內容是我寫的,插畫是我妹畫的。

說說我最喜歡的店

鄰近火車站的台南國稅局旁有間沒有菜單和中文招牌的印尼小吃店,要不是做地圖,我大概永遠不會走進去,因為每次經過看裡面都暗暗的。

第一次走進店裡時,先是被裡面的明亮嚇到,原來外頭玻璃門因為長年架爐烤沙嗲被燻黃,從外面看進去才會覺得很昏暗。接著一股腦人的悶熱襲來,沒開冷氣又空間不大的店,為什麼這麼多客人?

坐定後,我才發現牆上貼了很多照片,這些照片在長年的日光燈照下曬出復古的淡褐色,看起來頗有年代,後來和老闆娘Hani聊天才得知,原來這是間經營18年的老店。

Hani也算奇人,我去過幾次,每次看她都是戴著黑色口罩,連FB個人照也是戴口罩的自拍。她喜歡開直播,有時滑FB會看到她在串沙嗲肉串的直播影片,當然也是戴著口罩。我看過她短暫把口罩拿下來喝飲料,臉上沒有任何疤痕。神奇的是,雖然她總是隔著口罩說話,但我竟然都能聽清楚她在說什麼。

Hani幫我們拍的地圖宣傳照當然也要戴口罩囉

最謎的是有次我帶阿得去吃沙嗲,Hani心血來潮泡了兩大杯爪哇咖啡給我們,問完好不好喝以後,又從冷藏庫拿出罐裝的伯朗咖啡送我們(?)表達熱情的方式真的超異次元,太可愛了。

看帥哥就要去這裡

這家印尼甜點,是我每次到附近都會去買的攤位,位在北忠街上一間印尼百貨的外面。這家的招牌是martabak,店員是來自西爪哇的Mas Joni和中爪哇的Yudi,有別於很多放噹嘟樂的印尼小吃店,他們喜歡播西洋流行樂,慢條斯理的煎麵糊、抹奶油、淋煉乳,配上兩個人帥氣的臉,散發一種莫名的慵懶時尚感。

martabak的中文翻作曼煎糕或曼煎粿,是一種常見於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新加坡的街頭小吃,做法是將發酵的麵糊煎過之後,撒上餡料、對折切塊,口感厚實,有分鹹甜口味。中文叫曼煎粿的還有另一種薄脆的馬來煎餅Apam balik,我在新加坡曾看到招牌寫曼煎粿就買一塊來吃,沒想到是灑花生粉和糖粉的薄煎餅,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厚又甜的martabak。

在台灣做印尼料理,備料不是這麼方便,進口原料也不便宜,所以就算一塊martabak賣100元,我覺得也是合理的價格。畢竟,來這裡不只是為了美味的martabak,看印尼小鮮肉做甜點,也是種享受啊。

隱藏版越南美食

記憶中我第一次吃到越南河粉是讀國小的時候,那是一間越南媽媽開的店,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南河粉就成了街頭巷尾常見的庶民小吃。可能因為台灣人太愛吃河粉,很多能做一桌好菜的越南新住民在台灣開的店都只賣河粉,其實越南還有很多美食,這次做地圖,我就意外吃到一個越南小吃:豬雜粥。

賣豬雜粥的攤位在西華街,老闆娘是來自北越的嬌安,第一次去吃的時候她就跟我再三確認:「這個越南粥妳敢吃嗎?放香菜妳可以嗎?」不過因為我本來就嗜吃內臟,所以這個豬雜粥完全就是我的菜,而且配上大量越南芫荽熬煮的粥,多了點特殊的清香,每次吃完都想再來一碗。

我曾問過嬌安為什麼不賣牛肉河粉,她說大家都做這個啊,要賣就要賣不一樣的,「賣越南人喜歡吃的」。聽到這個回答我很訝異,一直以來我理所當然的認為越南人就是愛吃河粉,但如果有更多像豬雜粥這樣道地的美食,就可以讓越南移民工有多樣的家鄉菜可以選擇。

我很喜歡嬌安的攤位,因為她的廚房和用餐空間相連,可以邊看她煮粥邊聊天。沒有開火的時候,嬌安就會坐在客人旁邊,用熟悉的家鄉話和每個人話家常,來吃粥的越南朋友們常常自在的笑鬧,就像在自己家吃飯一樣。

或許,東南亞小吃店這個神奇的場域,根本不是美食的角力場,而是盡可能在他們有限的空間裡,複製母國、販賣鄉愁。

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在《白鯨記》裡曾寫到:「真正的地方從來不在地圖上。」或許就是這份美食地圖的寫照。在完整的編碼與核對背後,總有些地圖上不存在的地方,需要經過人們走踏才會發生意義。

畢竟,地圖的線條是測繪的,但那些標記在線條上密密麻麻的點,是人活出來的。

此為田野筆記,想了解整個活動的朋友,推薦閱讀共筆的完整版,文章刊登在:獨立評論@天下Openbook閱讀誌故事

--

--